自然资源是发展之基、生态之源、民生之本。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自然资源局...
自然资源是发展之基、生态之源、民生之本。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自然资源局...
自然资源是发展之基、生态之源、民生之本。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自然资源局充分的发挥职能优势,平衡保护资源和保障发展,逐步的提升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管理上的水准,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守护者和推动者,推进生态建设稳步发展。
构建“一脉、两带、多点、多廊”的生态空间保护格局。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守护好全域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以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等生态资源为重点,保护好大沽河及其支流,各大水源地及其他水系;实现东部山、水、林、田、河、岛、湾与城市的有机融合,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土地等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合理地布局生态、生产、生活空间,最大限度守住资源环境生态红线。
按照“宜水则水、宜林则林、宜耕则耕、宜建则建”原则,根据周边区域水土资源赋存情况和废弃矿山现状,因地制宜编制矿山生态修复方案,科学实施矿山生态修复项目,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优良生态产品、优质生态服务的需求。例如即墨区金家旺村南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通过工程干预对绿化区域进行续坡回填,对废渣石堆进行清理整平,盘活和合理规划利用废弃建设用地,提高土地资源的综合承载能力。
鳌角石矿山修复项目,通过对鳌角石矿坑进行生态修复,打造成矿山公园,使矿山开采影响的生态环境得到基本恢复,既满足了人民群众休闲娱乐需求,又达到有效维护附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治理区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美化环境,提升乡村振兴建设景观效果,同时积极地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发展,全面释放“生态红利”。
同时,自然资源局将探索“生态修复+太阳能光伏发电+水体养殖+矿山公园”科学化的治理新模式,加快历史遗留矿山治理速度,确保早日完成我区矿山恢复治理任务。
坚持科学规划,本着“因地制宜、一山一策”的要求,突出历史特色、文化特色、主题特色打造不一样的风格、独具特色的山体公园,完成8处山头公园整治提升,比如岘山公园通过完善建设室外停车位,水磨石坐凳、防腐木坐凳,风雨棚、休闲廊架等多种配套休息场所,重点打造儿童游乐区、老年活动区、篮球场、足球场、网球场,除此之外,公园还建有中央大草坪、旱冰广场、极限运动场、跌水、荷花池、景观水池等多处配套设施,可满足全年龄段人员体育健身游玩需求。莲花山公园重点打造成为一条集旅游、观光、休闲运动于一体的山体绿色长廊和青岛最具特色和吸引力的户外运动公园。
目前我区山头公园基本实现了“绿化景观显著提升、环境卫生显著改善、设施设备明显整洁”,为市民提供环境更加优美设施更完善的休闲去处,切实提高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展现良好城市形象。其中岘山公园获得一等奖,莲花山运动公园获得二等奖,天柱山公园、王邦直音乐公园获得三等奖,我局被授予青岛市公园城市建设表现突出单位称号,2名被评为山头公园整治突出贡献个人。
绿色是高水平发展最美的底色。下一步,自然资源局将统筹协调自然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逐步的提升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加强耕地保护,快速推进地质环境治理和修复,狠抓松材线虫病除治和森林防火,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确保自然资源领域生态环保工作高效推进、取得实效,切实筑牢生态环境安全屏障。